讀完《郵差弗雷德――從平凡到杰出》一書之后,感受甚是深刻,和我之前所讀的勵志書籍相比,《郵差弗雷德》閱讀起來更加輕松、道理更加直白、方法也更加實用,本書以平凡的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以不平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所創造出來的不平凡的工作效應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平凡。

讀本書感受最深刻的是弗雷德們的真誠、激情、創新和這些點點滴滴對接受者所產生的深刻感受,而這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或者根本沒意識到這些的重要性,往往忽略了自己生活中、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
弗雷德,把送信成為一種樂趣來工作,他微笑著、關心著、體貼著,而我們卻忽略了同事見面時的微笑、節日的一聲問候、公車的讓座,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我們并沒有把它做好,或是忽略它了,或者把每天的工作看作是毫無樂趣的重復。我進入鴻揚一直都是在做“預制家”軟件的工作,之前的工作是制作模型、整理材料庫,我盡職盡責的把每一件事做好,可時間一長,感覺工作毫無創新、枯燥無味,于是找負責人談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做機器人,不想重復相同的無創新的工作。”而蔣總的一句話“如果你把自己當作機器,那你就真的成機器了”讓我震驚不小。真是這樣啊,如果我把自己當作機器,那我就真的成機器了。工作也不會毫無樂趣,每天也就只會簡單重復。之后的工作我更加積極主動了,在工作中尋找到了不少樂趣。在后來的“三維場景制作流程”的培訓中,曾有同事跟我抱怨,“預制家”軟件針對性太強,不利于以后更換工作崗位。可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讓使用者更好的為客戶服務,從中感受樂趣;開發更好的功能,從中尋找樂趣。
“預制家”軟件所面對的是內部和外部最終客戶。軟件組的工作就是為內部員工和外部員工提供服務。《郵差弗雷德》中的好幾點值得我們深思。那個幫作者訂機票并且詢問是否安全到家的弗雷德,告訴我工作要熱情、工作要回訪,想想我之前光是埋頭研究軟件的工作,忽略了和軟件使用者的溝通。流程研發出來了,新軟件發下去了,回訪工作卻做得不夠,書中的“創造價值”章節所說到創造附加值的方法有兩個很值得我思考“簡化和預先滿足需求”。簡化工作的程序,就是幫助人們更輕松地得到所需的東西,我們對軟件操作的簡化和流程的簡化,將更好更快地為客戶服務。而預先滿足需求對軟件的開發是尤為重要的。客戶有哪些需求我們還沒實現,我們還有哪些方面能夠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我們去實現它,去預先實現它。做到這點,軟件將更加出色,將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弗雷德,原為一個郵差的名字,而弗雷德,以他的真誠、激情、創新讓“弗雷德”這三個字成了一個代名詞。它活生生地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而且讓我們感受我們離這三個字并非遙遙不可及。弗雷德,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我們同樣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同樣也能夠做出不平凡的工作。